>
新闻资讯

《安徽省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 (2017-2020年)实施方案》解读

时间:2018-03-15阅读人数:398

为加快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供更加公平优质的高中阶段教育,满足适龄青少年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结合我省实际,日前,省教育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制定了《安徽省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攻坚计划》),现就《攻坚计划》出台的背景、工作目标、重点及主要措施和组织保障等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攻坚计划》出台的背景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我国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进一步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劳动力竞争能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举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近年来,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下,我省高中阶段教育水平迈上新的台阶。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条件逐步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2016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但从总体上看,高中阶段教育仍是我省整体教育体系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普职发展不协调,办学缺乏特色;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结构性缺编普遍,普通高中部分学科专任教师和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短缺,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计划势在必行。

制定并实施我省普及攻坚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普及攻坚计划、全面打赢扶贫攻坚战、推动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必须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坚持“五大发展理念”,迎难而上,切实解决高中阶段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确保义务教育优先发展的基础上,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普及和质量提升。


二、《攻坚计划》确定的工作目标

《攻坚计划》提出了1个总目标和6个具体目标。一个总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六个具体目标包括:一是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以上,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毛入学率不低于90%;二是减少超大规模学校,基本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三是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四是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五是经费投入机制更加健全,普通高中生均拨款制度全面建立;六是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三、《攻坚计划》的重点及主要举措

攻坚的重点是3类地区、3类人群和4个突出问题。

三类地区是指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县、皖北地区等教育基础薄弱、普及程度较低的地区,这些地区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教育资源不足,普及程度较低。《攻坚计划》提出,通过完善学校布局规划、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和推进学校项目建设等扩大教育资源的举措,实施国家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和国家普通高中改造计划为抓手,集中力量支持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和省级扶贫工作重点县、皖北地区等高中阶段学校建设。

三类人群是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特殊群体,保障这些群体的受教育权利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攻坚计划》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一是完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逐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资助标准,落实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精准扶贫政策;二是积极推进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免费教育,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高中阶段学校招收残疾学生;三是在扩大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的政策,保障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平等入学的权利。

四个突出问题是指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高、职业教育招生比例低、办学条件差、学校运转困难等突出问题。《攻坚计划》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成系统的举措,一是完善经费投入机制。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和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合理确定学费标准,逐步化解学校债务;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保障教师合法权益,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三是推动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探索普职协调发展的新路径,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对口帮扶机制;四是改进招生管理办法。建立统一招生平台,加强政策导向和招生管理。


四、《攻坚计划》的组织保障

为保障各项目标、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攻坚计划》从落实政府责任、明确部门分工、加强督导评估、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求各市、县(区)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实施方案,明确省市县(区)责任,细化政策措施;二是明确了各地教育、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的责任和分工,努力形成工作合力;三是加强督导评估,重点是建立问责、评估验收、动态监测和复查等机制,层层传导压力,调动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指导检查,督促各地切实落实好《攻坚计划》;四是要求各市、县(区)广泛宣传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意义,深入解读各项惠民政策,动员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和家长树立多样化的成才观,形成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