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规划
中小学节能监管平台应在县(市)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对全县(市)各中小学的能源消耗进行统一、全时及全程的动态监测及管理。以达到完全掌握各中小学的能耗细节及用能过程,为各个中小学能源计划的制定、节能目标的完成及上级部门对各个中小学节能工作的考核提供技术支撑的平台。
同时,节能监管平台的建设规划将对全县(市)各个学校能耗相关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参与力量、各种正面的促进因素和负面的限制因素进行统筹考虑,理解和分析影响能源监管体系建设的各种关系,从全局的视角出发,对能源监管的基本问题进行总体的、全面的设计,确定建设目标,选择和制定实现目标的路径和战略战术,并提出体制和业务的改进建议,从而尽量规避规划的缺陷和不足,从根本上降低风险。
中小学节能监管平台建设计划按三个阶段来进行,通过分阶段建设逐步打造一个专业、高效、可靠的节能监管信息化平台。
Ø 第一阶段
建立一个基本完善的能源分类分项动态监测模块。实现对全县(市)范围内所有中小学校园各种能源数据的分类分项计量;提供简单明了的设备管理界面,为设备故障的分析及维护提供保障;快速定位不合法的数据,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建立一个初步的能源综合管理模块。可以对全县(市)中小学能源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统计;为下一步的能源审计提供数据支持;同时提供简单的节能目标管理。
建立一个简单的能源服务模块。能够对各个学校的用能状况、能效等级、用能结构及排名情况进行公示。
Ø 第二阶段
进一步完善能源分类分项动态监测模块。优化数据的存储结构,以适应海量数据的存储及访问等。
进一步完善节能目标管理功能;初步量化节能型校园考核标准,提供考核评估雷达图,实现半自动的能源审计及节能考核。
在能源服务模块的基础上为各学校建设子网站提供数据支持,各学校可以对各自的能源消耗进行监管;各学校可以在各自的子网站上发布及传自己的节约型校园建设成果。
Ø 第三阶段
完全量化节约型校园考核标准,自动搜索各学校节约型校园的主观建设成果,实现对能源审计及节能成果考核的完全自动化。
为各学校提供更加完善的能源监管服务;学校可以对自己的用能状况进行预审计及节能成果进行预考核。
为了配合节能监管平台的总体建设规划,分阶段建设逐步打造一个专业、高效、可靠的节能监管信息化平台。同时根据辖区范围内各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的不同,分别制定实施方案。建议教育主管部门按照以下三类学校分别制定实施方案建设:
Ø 一类学校(较大规模)
此类学校无论从教职工人数、学生人数、占地面积或者建筑面积等各项指标来看均属于较大规模的学校,能耗成本较高。一类学校首先应对校园总用水量、总用电量进行计量以提供能源资源消耗的总体数据;同时,对校园每栋建筑的用水量、用电量进行计量,这样可对学校一级计量和二级计量数据进行对比,排除合理损耗,发现可能存在的能源浪费现象。另外,因为校园占地面建筑面积都很大,校园给水管网也更加复杂,意味着在校园给水管网中存在漏点的可能性大幅提高,所以,此类学校给水计量方面除安装校园总表、楼栋总表之外,还应增加相应的区域表。通过对给水管网的三级计量,结合节能监管平台的分析功能,查找校园给水管网内存在的漏水点,有效节约水资源。
电能计量方面,由于教职工、学生人数的较多,学校功能性建筑区域如教室办公区、电子化教室、食堂、宿舍的也将较多,学校用电情况也异常复杂。针对这种情况,建议除应进行楼栋用电总计量、楼栋用电分项计量之外,还应该对功能性区域的用电进行分户计量。实现校园用电的精细化管理,同时可以积累相应的能耗数据,为后期学校推行能耗定额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Ø 二类学校(中等规模)
此类学校从教职工人数、学生人数、占地面积或是建筑面积来看均属中等规模的学校。能耗成本相对于小型规模学校来说,已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校园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学生人数等因素较三类学校已有较大提高,学院给水管网的也较为复杂,据此,应对校园内所有建筑进行给水的楼栋计量;同时,随着各功能建筑的增加,还应该对校园内各建筑的用电情况进行分项计量。这样可以对此类学校用水的精确监测和动态管理,对建筑分项用电情况也有准确的监测和计量。
Ø 三类学校(较小规模)
此类学校教职工、学生人数较少,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也一般,能耗总量也不是非常巨大。本着有效节约的原则,同时学校给水管网相对单一和简单,对于该类学校进行校园只需进行用水的总计量即可满足监测、管理要求;建筑数量较少,用电只需进行楼栋总计量即可。这样就可以对该校主要消耗的能源、资源进行总量的实时监测和管理,同时可以对校园能源、资源消耗进行完整统计。
1、 基础平台
Ø 能源管理数据中心
Ø 建筑节能监管平台
2、 能源分类分项动态监测系统
Ø 电能计量与管理系统
Ø 给水管网监测与管理系统
Ø 智能(景观)照明控制系统(按需)
Ø 分体空调控制系统(按需)
3、 能源综合管理系统
Ø 综合能源监管系统(专家分析系统)
Ø 能耗统计子系统
Ø 能耗审计子系统
Ø 能耗公示子系统
4、 能源服务系统
Ø 公共服务子系统
Ø 业主(学校)服务子系统